
武汉浩利丰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空调制冷配件生产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紫铜过滤器、紫铜消音器、分流三通、弯头、毛细管、集气管、紫铜管路件。下属全资子公司安徽浩利丰制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不锈钢消音器、拉制铜管、铜制配件等全系列制冷配件。

一、深度绑定,共同成长
作为钉钉的首批深度用户,浩利丰既是数字化管理的受益者,也是钉钉成长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2018年,浩利丰与钉钉结缘,开启了数字化管理转型的探索之路。最初,钉钉帮助武汉浩利丰实现了跨部门高效协作,提升了员工互动和企业管理活力。随着规模逐渐扩大,企业管理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从2019年开始,武汉浩利丰引入了钉钉的考勤、智能人事、智能薪酬等数字化管理模块,逐步推动管理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在安徽分公司成立后,面对员工人数的增加,管理规范性和效率问题愈加显现,浩利丰进一步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在2024年启动了安徽分公司全面数字化规划。

从武汉总部初创时的30余人团队,到如今湖北、安徽两公司协同发展、员工规模突破三百人,浩利丰形成了“公平为先、效率驱动、可控性”的管理理念,并将其融入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浩利丰借助标准化系统消除人为干预风险,确保了考勤、薪酬和绩效等环节的透明公正;通过钉钉的跨部门协作,打破了生产、人事和财务等管理壁垒,提升了整体效率;而线上的数据留痕与可追溯性,为浩利丰提供了全链路数字化监管,有效规避线下管理的合规风险。
浩利丰与钉钉的合作,不仅是平台的选择,更是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钉钉的持续创新为浩利丰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助力其可持续发展。
二、效能提升,价值看得见
在制造业的复杂生产场景中,浩利丰曾长期面临行业共性挑战——计件工资核算难题。作为以非流水线式生产为主的制造企业,浩利丰采用“小单元工单制”模式,员工需灵活参与手工焊、自动焊、包装等多工序协作。这种模式下,计件管理尤为复杂。


传统的人工统计方式往往容易出现人为失误或舞弊现象,如虚报产量,导致工资计算不准确。而且,由于多工序存在交叉,流程不透明,数据溯源问题也极其复杂。这些问题在使用传统手工记录和核算时尤为突出,管理过程不可控且风险较高。
然而,钉钉与智能薪酬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浩利丰迎来了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通过钉钉平台,浩利丰实现从“生产流程管理”到“产量工资核算”的端到端数字化管理。在生产流程管理、产量统计方面,借助宜搭平台,浩利丰可以实时跟进生产工序和员工的产值,每个工序对应的员工每天都会自动记录产值,避免了人工误差和人为篡改的风险。计件产量数据能够精准同步智能薪酬系统,自动进行工资核算。同时,对于行政、坐班、技工等固薪员工,也可区分搭建薪酬体系,一键同步考勤数据快速计算薪资,确保了薪酬核算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灵活搭建算薪方案

三、数字化赋能,精细化管理跃迁
浩利丰的数字化实践,不仅仅是管理工具的升级,更是其管理理念的全面落地与具象化。
通过钉钉、智能薪酬等数字化工具的赋能,浩利丰构建了一个公平、高效、可控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向“数字化驱动业务发展”的新高度迈进。同时,这一转型为浩利丰的全面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正如浩利丰总经理魏总所言:“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选择,而是制造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与钉钉、智能薪酬同行,我们不仅找到了答案,更在共创智慧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